系所介紹與教育目標
系所介紹
本系以研究及教學並重,達到研究及教學之卓越及國際化為目標,目前設立二個專業學程,以深化本系之研究與教學的發展。
近年來企業與金融國際化、自由化已蔚為潮流。政府為因應此一情勢,採取多項政策以積極健全資本市場、外匯市場及金融制度,並引進多種金融工具,以利企業之靈活經營與運作。政府財經機構為落實上述政策,極待注入更多具有前瞻性、國際觀之中高級財務金融管理人才。本系之設立,即在加速此等人才之培育,因應日益殷切之需求。
系所沿革
民國八十三年七月一日本校正式成立,為配合政府推動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政策,培養中高級財務金融管理人才,以及培養國內東部地區財務金融專才,本系於是設立。
本校財務金融學系於民國九十一年夏天正式成立招生,並於民國九十六年成立公司理財碩士學位學程,民國九十八年成立會計與財務碩士學位學程,民國九十九年成立財務金融碩士班,招收財務金融領域之優秀學生就讀。
為發展學術及教學國際化,本系於民國一百年春天招收國際學生碩士班,民國一百年夏天招收國際學生學士班,以全英語教授課程,以達到本系國際化之目標。
本系創系至今約二十年,歷屆系主任有洪坤教授、蕭朝興教授、林金龍教授、李明龍教授、池祥萱教授、侯介澤教授,現任系主任為呂進瑞教授。
現況與未來展望
本系著重財金實務訓練,目前已和金融機構簽訂實習合作意向書,提供學生到業界實習的機會,畢業前就接軌業界,提升學生就業能力,希冀培養本系學生成為理論與實務兼具之業界優良財金學養人才。
本系關注學生國際移動能力,目前已和國外大學簽訂雙聯學位及交換生交流契約,提供學生,除了校級提供的機會外,到國際交流的額外機會,希冀培養本系學生成為具國際移動能力之優良財金學養人才。
自我定位
本系以研究及教學並重,達到研究及教學之卓越及國際化,並擔負大學社會責任。
- 追求卓越創新國際化之學術研究
- 培育中高級財務金融之專業人才
- 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與在地化參與
教育目標
- 本系教育目標為培養中高級財務金融專業人才。
- 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具數理基礎、財務知識與國際觀之公司財務管理及財務分析能力之專業人才。
- 碩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具有財務理論與實務議題之理解、分析、及應用能力之人才,並具有獨立研究、解決問題及國際化之專業人才。
發展策略
- 藉由基礎數理及商管課程之紮實訓練,再深化財務金融理論及數據分析方法,並結合實務應用、跨科際整合與國際化交流,以達成本系培養中高級財務金融專業人才之教育目標。
- 支持學術研究及國內外學術交流,鼓勵發展前瞻性的學術研究及教學領域,以促進學術研究及教學之卓越及國際化
- 推動社會參與及在地化服務,連結學校與在地企業,並支持永續發展策略,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。
調整機制
每年檢視學術發展趨勢及社會經濟成長方向,適時調整本系自我定位、教育目標、發展策略及課程規劃。調整機制由本系系務會議及課程委員會定期討論、規劃、審核。
實施方案
- 由本系教師、學生及校外學者專家,逐年審視教育目標及課程規劃,以配合本系自我定位及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及學術研究前緣,進而修改課程規劃及開課課程。
- 提供經費、設備及資訊,供本系教師進行研究及教學,並鼓勵教師參與各種教學賦能及學術研究方法的校內外研習。
- 參與學校及本系自行推動的社會參與,以專業知識服務社會,善盡本系之大學社會責任。
- 推動學生國際化交流、跨域學習及程式語言習得,包括國際留學、交換生、國際文化交流、跨領域學程及活動參與、英語檢定、財金工作坊等活動。以達成國際化及培育專業能力之教育目標。
- 與學校共同推動永續發展行動,執行學校的永續發展亮點計劃,及採行符合ESG, CSR政策的作為,並開設企業倫理、企業社會責任、永續金融及綠色金融課程,及進行相關議題的研究。
- 配合政府發展AI政策及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,本系設置金融數據學程,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數據分析的課程,以培育國家當前所需的卓越人才,及提供業界及在地人士學習。教師可成為業界之數據分析顧問及提供數據分析服務。
發展辦學特色
- 全國最完整的金融數據分析學程。培育學生以統計學、計量經濟學、金融資料探勘、金融文本探勘、大數據分析、金融理論模型資料的數值分析方法、行為財務學及神經財務學的實驗設計方法及數據分析。
- 全國最先推動金融防詐的社會參與學系。教學、研究及社會服務為大學基本職責,本於大學社會責任,本系推動金融防詐列車,巡迴於社區、部落及社團,以專業知識宣導民眾如何防詐。